本地市场逐渐饱和
,武阳镇的苗农们走出南昌,积极开拓市场。
南昌苗木基地
近到北京、天津、
石家庄、张家口、大同等周边城市,远到东北三省、江浙沪、内蒙古、四川、宁夏、新疆、西藏等省份,南昌苗木经纪人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好河山。
为扶持苗木产业发
展,南昌市和武阳镇两级政府主动对接引入了国内苗木行业龙头企业,由其牵头组建苗木行业协会,整合全市100多家苗木合作社、
公司和种植大户,形成产业聚集,拓展产业链条,共同应对市场竞争。
南昌市获批第六批
国家农业科技园区。通过与中国林科院、天津农业大学、河北农业大学等8家高校、院所加强
合作,积极承接转化课题,引进新型苗木品种,引入科技手段,让苗木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南昌苗木基地
领着记者走进他的苗圃,白皮松、华山松、玉兰、樱花、红枫等树种连绵成片,生机盎然。“这几年,
南昌苗木基地
通过土地流转,我
承包了周边800多亩土地。这
1000多棵白皮松马上就
要运往北京了。”他告诉记者,
“这1000多棵白皮松是协会
引入机器挖坑、无人机撒药技术后种植的。原本需要10个工人用3天至4天才能挖完的树坑
,机械化后只需要3个小时,成本降低
了一半还多。以前人工撒药,2名工人需要
3个小时,现在无人
机撒药只需要2分钟。”
科技不仅改变了种
植模式,更带来了销售模式的变化。“以前我们东奔西跑
卖苗木,吃了很多苦。现在用手机卖苗木,足不出户就有客商联系。”南昌苗木基地
正说着,就有一位石家庄的客商订购华山松的信息发到了他的手机上。
武阳镇苗木产业的
发展,带动了南昌全市乡村产业振兴。一组来自南昌市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南昌市有150多个村发展苗木花
卉产业,种植农户17740户,已建成
96个苗木特色专业村
,种植面积19.27万亩,年收入
16.3亿元,人均年收入
18000余元。苗木花卉,
已成为南昌农民的“摇钱树”。
在翠微路与翡翠路
交口的一棵樱花树旁,树叶呈现微微卷曲状,
南昌苗木基地
同时树叶表面布满
了黑色斑点。辖区绿化养护单位负责人表示,“这就是‘日灼’现象,是太阳直射
加上地表温度急剧升高的共同导致的。”在松林路翡翠公园
门前,两侧银杏树树叶开始发黄,看上去就像是进入了秋季。“这样的天气如果三
四天不浇水,这些银杏树可能会枯萎。”该局绿化工作人员
说道。
与此同时,在宿松
路与轩辕路交口,绿化工李大姐和同事拿着喷头向道路中央绿化带上浇水。“凌晨4点多天还没有亮,
我们就来接班了,我们大概要到上午10点结束浇水,下午
的班是晚上6点开始。”养护队负责人表示
,上午10点到下午6点这段时间,地表
温度很高,不能浇水,以防止出现苗木烧根现象。为此,他们实行“两班倒”作业。
该区各养护单位把
抗旱保苗作为当前绿化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,他们明确职责,责任到岗,任务到人,6支抗旱突击队每天
出动各类水车21台,
南昌苗木基地
养护工人近
160名对辖区主次干道
树木及绿地进行浇水,并把新种、补种的苗木作为抗旱重点。浇水后,养护工人认真检查种植层泥土的湿度,做到不干不浇,浇必浇透。
除合理安排工人劳
动时间和强度外,各突击队提前检查、调试洒水车、水泵等抗旱机械设备的运转状况,在道路上浇水时开启提示音乐、警示灯,工人身着作业标志服,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。
为了帮助树木安然
度夏,经开区城管部门迅速启动抗旱应急预案,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抗旱保苗措施。“
南昌苗木基地
全区81条主次干道分为
6个标段,每个标段
分别由1家绿化养护单位负
责落实抗旱浇水。”该局负责人介绍道
。